对于近期发生的东航飞行员“非暴力不合作”返航事件,东航认为,是飞行员贪得无厌,经受不了民营航空公司高薪诱惑。但飞行员说,他们只是希望“飞得开心点”。究竟孰是孰非?飞行员的真实生存状况又是如何?
民航总局做出对东航返航事件的处理结果后,《商务周刊》找到了原海南航空公司的机长冯向东和张忠明。他们于2007年向海航提出辞职,随即被公司告上法庭,案件目前正在受理中。记者希望能从他们选择离开海航的原因中探讨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这些飞行员铤而走险?
《商务周刊》:航空公司认为飞行员相比其他职业来说生活得已经非常好了,而对于返航事件,他们认为是飞行员的贪得无厌造成的,对此你们怎么看待?
冯向东:飞行员待遇好不好,过得好不好,这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的收入是与所冒风险成比例的,与生产线工人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平均寿命才65岁,我们是拿命挣钱。
生活的好不好,主要应该看工作环境。工作得开心,即使工资少一点,也是无所谓的。我们现在物质上没什么问题,主要是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我付出这么大的风险,可是我心情却不愉快,这就是我辞职的根本原因。
据我了解,这次涉及返航的飞行员都是部队出来的,他们有绝对服从的军人素质。他们肯定是在自己的权益受到很大损伤的情况下才被迫铤而走险的。同样在云南上空飞,海航的飞行员一月拿五六万元,而他们只拿两三万元,干一样的活拿不一样的工资,肯定会有意见的。
这次事件,如果飞行员带着情绪强行落地,可能就会出事,他们是保证了最大的安全。不仅技术准备不充分、气象条件不充分,而且如果心理准备不充分,飞机都是可以不降落的。在降落前的3分钟里机长必须全神贯注。这次事件如果定义为人为的,可能就是一个闹剧;但如果是强行落地,很可能就是一个灾难。
张忠明:我觉得现在媒体的报道有点偏了,把责任都推在飞行员的身上。我很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站在旅客的角度,这种行为是不妥的;站在飞行员的角度,从职业道德上来说也是不应该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这帮飞行员是安安全全的把飞机和旅客送回了昆明。他们这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应该值得认可的。
但是飞行员为什么顶着压力这么做,我想可能是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出了问题,飞行员的一些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公司又缺乏反馈渠道。
《商务周刊》:航空公司说为员工提供了很多反馈渠道,如工会组织、短信平台等,他们认为是飞行员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渠道。
张忠明:我在海航工作了11年,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工会活动。工会的领导都是公司任命的,他们只会考虑公司利益,根本就不为员工考虑。工会就是一种摆设。至于网上交流平台、电话热线,根本就没有用,即使说了也没人理会。我们把意见提了,可是半年过去了,公司还是没有回应。
《商务周刊》:飞行员辞职是很难的,以往的一些飞行员的辞职要求到现在还没有被批。既然这条路这么难,为何你们还选择辞职呢?
冯向东:我们是部队出身,给我们一点阳光我们就很灿烂地燃烧。我们也是一忍再忍,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老板在一个公开的场合骂我们飞行员是狗,我都40多岁的人了,能忍受吗?我不把自己看多高,但起码我们也是高速运输工具的驾驶者吧。
在海航,我看不到人文关怀。我们合同上写得是每个月10—12日发工资,但是从来没有如期发过工资,最少拖5天,长的10多天。海航还定过“美其名曰”的安全奖,现在给我们发30%,剩下的70%要等我们退休后10年之间发放。可是飞行员的平均寿命才65岁,我活不到70岁,怎么办?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我们实在受不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可是我在海航待了12年,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组织生活。
换句话说,即使是金屋银屋,我想辞职,为什么不行?我替海航卖命12年,难道就赎不了自己的身吗?就必须得像童养媳那样困住一辈子吗?
张忠明:我原来是飞北京到海口的干线,机型是波音737。2001年被派往西安支援支线,当时领导承诺说,等我把支线的飞行员带成熟了,就可以继续回来飞。可是等到支线的飞行员都成机长了,领导还是不让我回来。我多次找领导,但是都不予理睬。公司就是把我们当成他们的私有财产,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明显是侵犯我们的权利。
我们反抗、辞职,也是为了旅客和自身的安全。飞行员的心理状况不好,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如果我们再这样按照公司安排的高强度飞行,飞行安全我们自己是难以保证。我们辞职,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旅客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飞行员虽然是个特殊的群体,但无论再怎么特殊,也是社会的普通劳动者,也应该受到《劳动法》的保护。我只想和其他普通的劳动者一样,享受国家所赋予的权利。
《商务周刊》:航空公司表示,因为飞行员稀缺,给公司安排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你们不是也应该理解航空公司?
冯向东:我倒不认为。海航这两年来陆陆续续辞职的有将近40人,没有听说因为机长辞职而哪架飞机停飞的。另一方面,如果真稀缺,公司应该更加爱护我们,但是并没有。领导不关心我们飞行员的生活,最多是在上面有人检查时做点形式工作。拿我们辞职来说,领导也没有找我们好好谈谈,只是不停地威胁我们。
《商务周刊》:目前,航空公司正在一步一步改革,对于你们的要求,他们也在尽量满足。现在让你们回海航,你们会回吗?
冯向东:肯定不会。我们当初辞职前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找老板有五六次了,可他从来不理会我。原本想,如果老板能帮我处理这些问题,我就不辞职了。可是他根本就不听我说,这种态度我觉得没有谈的余地。最后我说也只好按照程序来了,赔偿你210万元。可是他说,这得看法院。他还诅咒我,说海航有龙天护法,伤害海航的人出门就会出车祸。本来我还是有点犹豫的,但这更让我坚定辞职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