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读者调查 | 商务论坛 | 新期预告 | 精彩活动 | 招聘信息

 
搜索:
范围: Web 本站

首页>>封面故事>>正文

主题三:咸与创新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更新日期:2006-12-30 13:56:21   字号设置:[ ]

主题阐述:咸与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出“封闭式”创新的壁垒,利用内部研发的杠杆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集成创新,并由此共同分享外部价值。

    2006年12月4日,TD-SCDMA技术为基础的整体技术方案、测试设备系统及30余款终端手机现身香港国际电信展。这似乎意味着TD-CDMA作为中国研发的3G通信技术标准已经成熟。

    不过,爱立信公司全球总裁思文凯认为:“在没有运营商、系统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移动通信市场价值链中更多因素将TD作为主流开发平台和标准之前,一切还为时太早。”

    在成熟的通信市场中,自有技术成果已经不等同于完全的自己研发。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撰写《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赢利的新规则》一书时就强调说,企业通过开放式技术创新,有选择地调动外部所有要素,并从中选取可用技术,这是企业减少自主研发风险,提前获得市场优势,共同推动整体价值链提升的必然举措。

    一个例子是高通。高通是3G市场知识产权的掌控者,然而它并不是封闭性的技术守候者。当3G通信时代更强调以个性化的应用功能占据市场,移动运营商纷纷以增值服务体现自己的竞争力,高通力求更多地借助于合作伙伴推广BREW平台,并试图将BREW成为3G应用的开发标准。

    “现在孤立创新变得越来越难,高通会联合所有一切可能的伙伴。”高通公司前任总裁艾文·雅格布在2006年8月访问中国时说。

    确实,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出“封闭式”创新的壁垒,利用内部研发的杠杆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集成创新,并由此共同分享外部价值。

    切萨布鲁夫把企业向开放式创新转变的动因归结为三大破坏性因素所致:一是通信手段成熟加快了知识传播速度,客户、商业伙伴、竞争者等拥有相同的信息选择权;其次,员工的高流动性以及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得不同企业开展竞争时,很少企业能够从纯粹的原始技术创新中获得竞争优势;再者,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催化剂。

    “这就意味着创新外部化,我们要对那些产生价值的资源和创新动力进行重新建构,在更加标准化的创新平台上追求共赢。”切萨布鲁夫说。

    当商业变革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传统以公司为主导的行动主体,人正成为变革的动力时,标准化的、开放式、模块式的创新工具,已经渗透到企业的集成管理、业务应用、流程重构、终端客户等与企业运营相关的每个环节。

    这也是更多企业超越纯粹技术创新的机会所在。企业决策者们宁愿找到自己适合的工具,使企业将更多的知识库、客户库高效率连接,实现对不同专业知识和不同资源以全新的方式组合,在变革的市场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并最终推动更多用户在“一站式服务的便利店”中各取所需。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网站编辑:Jimmy

文章推荐
图片文章
本页文章相关内容列表

·IBM的创新密码
·为更多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创新平台
·九华互联:打造企业网络电视台
·中国互联网:让我们变化得更快些吧
·联想激发复原力
·组件化的风险
·两个互联网的王者联合起来了
·AMD:“执著的反攻”受阻
·中国企业需要“组件化”思维
·思文凯“调理”爱立信
·Linux走出低潮
·无线增值业务的五代十国
·和运营商一起转型
·比特圈
·IBM重新定义创新(图)
·IBM的踢踏舞和25岁的PC


杂志简介 | 杂志订阅 | 网站服务 | 邮件订阅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6《商务周刊》 京ICP备05029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