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读者调查 | 商务论坛 | 新期预告 | 精彩活动 | 招聘信息

 
搜索:
范围: Web 本站

首页>>VIP对话>>正文

“企业家做到投资家,就像读书读到博士”

——访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


作者:吴金勇   浏览次数:    更新日期:2007-5-15 11:36:09   字号设置:[ ]


    服装巨头杉杉现在不仅成为凯雷、红杉、黑石等国际知名投资公司的同行,而且凭借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已经成为新崛起的本土资本大鳄中的典型代表。

    3月9日,杉杉控股的附属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对外发布公告称,出资1.8亿元成立宁波杉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这一看似平常的事件却引起了资本市场业内的关注。这家服装巨头正式成为凯雷、红杉、黑石等投资巨头的同行。

    事实上,杉杉的投资能力在此前杉杉进行投资操作的两个平台——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和中科英华(600110.SH)的强劲表现上已有印证。

    杉杉股份除服装主业外,主要是投资金融和能源材料等项目。其拥有宁波商业银行8.73%的股份,为其第三大股东。今年1月,宁波商行完成第二轮增资扩股,新加坡的华侨银行以5.7亿元人民币购得该行12.2%的股份。根据辅导期时间来推算,宁波商行极有可能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A股上市。而在新能源领域,杉杉股份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材料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公司投资的尤利卡太阳能项目是国内少数掌握将IC工业废片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硅片关键技术的企业,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垄断性突出。

    由原长春热缩更名后的中科英华,主业是矿产资源和电子信息材料。2006年,中科英华收购了吉林省松原市金海实业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松原油田的50%股权。同时该公司还有两个杀手锏:一是通过子公司润星间接持有一家即将在日本上市的网络游戏公司股权;另外,中科英华正倾力打造“中国辐照加工中心”,这是由国家倡导的先进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该项核能源民用化投资,预计将建成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强、规格最全的辐照加工产业基地。

    从这些项目的罗列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增值潜力的巨大。作为一家老牌服装企业,杉杉是如何介入资本领域,如何处理服装主业与投资的关系?作为杉杉控股的掌舵者,郑永刚向《商务周刊》解释了自己从一名实业家转型为中国式“投资银行家”的历程。
   

    《商务周刊》:大家都知道,您是从做服装起家的,但目前您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投资上,您是因为觉得服装产业的未来没有前途吗?

    郑永刚:不是这样。中国服装业发展未来是很清晰的,就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这一点我很确定。国际化最终目标是包括服装在内的中国时尚品牌融入国际社会,让西方主流社会承认有中国的世界名牌。这个目标的实现可能要很长时间,但趋势不可阻挡,因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与中国的崛起同步。作为我们服装行业来说,中国的大国崛起就意味着中国的时尚产业的崛起。

    实现服装行业的国际化有两个途径可能是较快的。一是品牌国际化。尽管大家对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它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其主要原因就是引入了外资品牌和技术。我想中国的其他产业也是一样,不管你怎么崛起,你都要包容先进文化,这是一个发展的战略眼光问题。做好产品,运作好别人的品牌,这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捷径之一。

    杉杉在这条路上是坚持不懈的。5年前我们就开始干这事。到2006年,杉杉自己的品牌和运营的国际品牌都赢利了。这个临界点很重要,过了这一关,这个板块就全活了。

    其二,在引进国外品牌和运营的基础上,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一定收购国际上的大品牌服装企业。贸易配额取消后,欧洲市场的饱和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欧洲有许多已经生存了几百年的家族企业面临着发展问题,相反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时尚市场在中国,中国服装市场规模和企业的发展速度会很快。

    目前杉杉正在通过资本运作和整合世界顶尖的名牌。服装业发展到后来,也是资本运作。国际上的大企业都是并购来的,如果仅靠自身发展很难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许多国人会认为,搞资本运作是外国人的强项,事实上并不如此,许多国外高端公司擅长经营的是文化底蕴,而资本运作方面,我们中国人也不比外国人逊色。
 

    《商务周刊》:听说第一个称您是“资本大鳄”的就是一个外国人。

    郑永刚:前年我们在澳大利亚投资了一个红酒企业。这家红酒坊成立于1945年,是现公司老板的爷爷创立的,企业的资产规模仅是4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但它是一个典型经营文化底蕴的家族企业。半个世纪前,他的爷爷把公司从意大利搬到澳洲的一个雪山脚下。意大利的传统工艺,澳大利亚的雪山葡萄,酿造出澳洲评比最好的红酒。就是这一个高品质的企业我们仅投入116万美元,就收购了22%的股份。

    他们优势是祖祖辈辈执著于这个行业。我的优势是开发国际市场和品牌的运营。当我第一次将我打算如何对红酒进行国际运营时,这个老板很兴奋,他对我说:“你真是一条大鳄鱼。”

    同样道理,欧洲许多知名服装企业的牌子很响,但它的规模并不大,像杉杉这样规模上百亿、利润几个亿的服装企业,拿到法国和意大利都是很大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收购他们。这也是与盛世中国同步的,我们将进入全球化的资本并购时代,这是必然的趋势。


    《商务周刊》:杉杉在国内的投资方向是怎样安排的?

    郑永刚:目前,杉杉控股下面有服装集团、科技集团、矿业集团三大块,各自专注和分工不同。依托于这三个不同的平台,我们确实选择了几个很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比如近期将在日本上市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但由于现在是上市前缄默期,我要遵守相关规定,不可以说太多东西。

    2005年1月,杉杉还出资6000万元收购哈尔滨松江铜业的国有产权,在重组后的企业里以25%的股份实现相对控股。这家公司是拥有30多年矿业生产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铜、锌、钼、合金等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收购三个月后,公司分红,我们就收回了投资,此后每年的利润都很可观。另外还有一个宁波商业银行,我们投入1.97亿元,目前该银行正在证监会排队上市,现在每年的投资分红也有几千万元人民币。

本文共2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网站编辑:Jimmy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文章推荐
图片文章
本页文章相关内容列表

·乙醇投资泡沫?(图)
·中国欢迎什么样的外商投资
·爱尔兰:切入欧洲市场的理想投资地
·发改委再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引”
·发改委:2006年投资1654亿元建设西部重点工程
·凯雷投资再筹6.68亿美元瞄准中国龙头民营企业
·国务院下令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上海强化融资担保 改善科技创新企业环境
·摩根士丹利:中国将步入低消耗增长期
·济州:为华人投资者量身定做
·英国,引进外资障碍最低的国家
·“洋招商”力促中国企业 “走出去”
·普华永道: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


杂志简介 | 杂志订阅 | 网站服务 | 邮件订阅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6《商务周刊》 京ICP备05029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