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航事件中,东航和飞行员各自博弈的筹码分别是“地上我说了算”和“天上我说了算”。这是一种可怕的虚妄理性,它很容易让博弈被一根稻草压垮,酿成自我界限双双决堤的双输苦果,并贻害第三方。一起本可避免的劳资纠纷因为缺乏充分的圆桌博弈,可悲地演变成一宗以极端方式出现的公共安全事件并让各方欲罢不能。这场自我界限大决堤,会给沼泽里的东航和纷乱中的中国民航业带来什么?
愚人节“玩笑”
“这跟劫机有什么区别吗!事后想起来感觉太可怕了!”4月1日,对于很多乘坐东航航班由昆明前往丽江和思茅等地的乘客来说,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们给他们开了一个可怕的“愚人节玩笑”。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等六地的18个航班在飞抵目的地上空后,又全都飞回昆明。4月1日上午,又有3架飞机返航。
半个月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对返航事件盖棺定论:东航云南分公司3月31日和4月1日返航的21个航班中,因飞机故障原因返航的1班;因天气原因返航的2班;非技术原因故意返航的4班;看到前机返航,处置不当,盲目返航的5班;因译码设备工作不正常,QAR(飞行数据快速存取记录器)无数据或数据错误,无法从技术上判定返航原因的9班。据此官方调查将其认定为“主要是东航云南分公司少数飞行人员无视旅客权益所造成的一起非技术原因的返航事件”,并决定停止东航云南地区部分航线、航班的经营权,对东航处以人民币150万元罚款。
同时,所有涉事飞行员均已停飞接受检查。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但回想起这个难忘的愚人节,很多旅客依然感觉自己经历了一场中国版的“空中监狱”。
3月31日上午10点,乘坐东航MU5943航班前往思茅的张先生到达云南昆明机场。本来他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离登机时间已经很近,但进入候机室才发现有20多个乘客正在向机务人员抱怨飞机迟迟未能到来。
“我以为是正常的飞机延误,也就没有多想。”张先生对《商务周刊》回忆说。航班比预定起飞时间推迟了两个多小时,机组给出的延误理由是“要等思茅那边的飞机起飞后,这边才能起飞”,这一解释很难让张先生理解,因为平时这条航线的班次很频繁,不至于要推迟近3小时。
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他更为不解。“我透过窗户看到飞机快到思茅了,便准备开始收拾行李,可飞机在思茅上空转了一圈,便以天气原因无法降落为由返航昆明。”这一解释让肉眼都能看清思茅的张先生感到愤怒,在机组的“挟持”下他又回到了昆明机场,时间是下午3点20分。
攥着拳头决定讨个说法的张先生来到候机大厅时却吃了一惊:东航的柜台前,数百人围着机场人员在激烈争吵着。张先生一打听才知道,不仅仅是去思茅的航班返航了,到大理、丽江和临沧等地的航班都是如此。
据本刊了解,事后东航采取了紧急措施,调配拥有机长资格的干部执飞航班以疏散旅客。然而事情并未停止,4月1日又有3架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机上演了“声援性”返航。
与张先生相比,李小姐的遭遇更加凄惨。她本应该乘坐3月31日的东航MU5760航班从昆明飞抵丽江。但这一航班的起飞时间却延迟到近20个小时之后的4月1日上午8点。而且,MU5760如法炮制地以“天气原因”为借口把她涮了一道。
“透过舷舱,我已经看到了丽江的机场跑道。蹭地一下,飞机又爬升了。”李小姐尽量压制怒气对《商务周刊》回忆。
不过,对于参与返航事件的飞行员来说,此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确实是另有苦衷。
公开信:第一根稻草
返航的导火线是一封在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中流传的公开信。3月29日,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宿舍和飞行楼里,贴出了很多封“致东航云南分公司全体飞行员的一封信”。信中列出了4条飞行员“应该警醒”的理由:一是相对同行而言待遇太低;二是公司的一些行为使飞行员自尊心受到巨大伤害;三是工资和补贴标准没有与税收标准接轨;四是飞行员辞职需要巨额的赔偿。
已经离开东航河北分公司的飞行员吴国芳对《商务周刊》介绍说,东航对一线员工的利益没有很好的维护,影响了飞行员的情绪,进而影响了飞行。他说自己很能理解云南分公司飞行员们的返航举动。
吴国芳介绍说,飞行员收入中除了固定工资、空勤灶补外,其他很大一部分来自按飞行小时发放的小时费。
“在东航公司中,我听说就只有云南分公司跟机、正常返航和备降无小时费。这个问题他们向公司提了很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海航原飞行员张忠明对《商务周刊》透露说。
事实上,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早就开始了反抗。2007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东航云南分公司10名飞行员聚集在宿舍里讨论集体请假。9月29日,公司高层领导闻讯后召集飞行员吃饭,进行安抚。阵营虽然被瓦解,但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2007年年底,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郑志宏提出辞职,东航及东航云南分公司向其提出了1250万元的天价索赔。法院开庭时,有20余名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前来旁听,当判决郑志宏赔偿东航巨额赔款时,旁听席上一片嘘声。据《商务周刊》了解,这次参与返航事件的飞行员很多都参加了那次旁听。
这之后,云南分公司的一些飞行员对工作的抵触心更强。
2008年3月初,东航召开会议,内容主要是商讨将飞行员小时费的缴税标准由8%提高到20%—30%。这之前,扣除税收外飞行员的月收入有3万多元,而按照新规定,飞行员每月收入将至少缩水3000元。同时公司还要求飞行员按照新的交税标准,将去年全年“欠交”的税收补上,如此一来,一名机长补缴的税款将高达六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