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读者调查 | 商务论坛 | 新期预告 | 精彩活动 | 招聘信息

 
搜索:
范围: Web 本站

首页>>100快公司>>快速成长公司>>正文

海兰信:打造船舶电子领域的“爱国者”品牌


作者:袁瑛   浏览次数:    更新日期:2006-12-15 10:57:01   字号设置:[ ]


    “这个行业本身就很低调,而我们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小企业,更加应该低调。”国内船舶电子科技产品的领跑者——北京海兰信数据记录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务副董事长申万秋谦虚地说。

    但这家低调的小公司,却在国内船舶电子科技产品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研发出船用黑匣子(VDR)产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核心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一个通过了行业权威机构——德国BSH实验室的检验以及多家国际知名船级社的认证,填补了国内此项空白。

    事实上,海兰信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根据申万秋的介绍,该公司2005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海兰信2006年销售额预计达到6000万元,占据国内1/3的市场。这确实是一家小企业,但已经表现出来的势头和未来的前景,足以使海兰信入选此次50家快速成长企业。

    在申万秋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很多与船舶有关的小物件,一眼便能看出主人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这位清华大学MBA具有10年的航海行业市场运作和管理经验,北京海兰信数据记录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申万秋认准了船用黑匣子这一块当时尚属空白的市场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历经三年研发,海兰信的船舶黑匣子成为第一家通过了国际认证的“国货”,这标志着海兰信具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资格。凭借有力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中远集团、清华大学两家股东的支持,海兰信的产品在市场上捷报频传。2003年,公司进入真正赢利阶段。

    虽然是一家典型的产学研结合的企业,海兰信在市场开拓上丝毫不曾懈怠。申万秋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强调说,“研发和创新都是手段,都是为市场服务的。我们公司的重心还是在市场,而这也正是海兰信的强项所在。”

    海兰信成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在2004年,公司与国际著名企业集团——瑞典Consilium合作成立了北京海兰仕廉船舶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中国船用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该基地已初具规模。2006年,该公司的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申万秋介绍,这其实是海兰信成长阶段一个重要的市场策略——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来进行市场开拓。“合作竞争”战略目前看来十分有效,在很看重品牌的船舶电子科技市场上,通过与Consilium这个用户认知度很高的国际品牌合作,海兰信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申万秋透露,海兰信的雷达产品也将复制这种“合作竞争”模式。该公司正在与全球最知名的雷达生产商德国SAM公司洽谈共同投资成立公司,批量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技术雷达。如果双方就细节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达成共识,雷达将成为公司又一个销售增长点。

    事实上,在船舶电子产品领域的国际企业大都历史悠久,动辄就有上百年历史。作为新兴企业,海兰信的劣势很明显。所以申万秋选择了一条“双赢合作”道路——先合作,外方获得相应的利益,海兰信则借巨人肩膀打出品牌知名度,然后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在客户中树立独立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申万秋也强调说:“相比国际大公司,我们也具有相对的优势,尤其在国内市场,只要我们执著遵循客户导向,在服务快捷度和成本控制方面还是能够吸引到客户的。” 

    从各方面看——先入为主的优势、股东背景、高效率的团队、崭新的知识结构、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有高度的管理水平,海兰信都具备潜力成为这一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海兰信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像“爱国者”那样的民族自主品牌领跑一个行业,而这,也是申万秋的梦想。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网站编辑:Jimmy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文章推荐
图片文章
本页文章相关内容列表

·中科红旗:整合资源的魔力
·民生银行的变革2006
·粉丝网:团结就是力量
·纽哈斯搭建“Tripod”模式
·太太乐:让13亿中国人都尝到更鲜美的滋味
·中药业的天士力纪元
·康辉:国际化中的“鲶鱼效应”
·GoGoTime淘金多媒体梦工厂
·酷溜网:做中国的视频门户
·芒果网:背靠大树的追赶者
·海蝶音乐的“左右手战略”
·猫扑:“大杂烩”进军新媒体门户
·同济同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华康永瑞的“健康自治区”
·广源传媒:迅速崛起的媒体新贵
·笛威欧亚:期待汽车服务的高利润“钱景”


杂志简介 | 杂志订阅 | 网站服务 | 邮件订阅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6《商务周刊》 京ICP备05029305号